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

第2週:成功校長的10個領導特質

馨儀的部分:

走動式的管理
最常被提及的成功校長特質是:提高自己的能見度,走出校長室讓全校都能看見你。在本調查的43位對象校長當中有41為校長將這個特質列入自己的前十大特質排行。走出校長室,看看學校正在發生或是將會發生怎樣的事,這種作法對大家都好。走出校長室讓校長可以掌握學校中教室內外的脈動。此外,由於溝通是雙向的,校長在校園內的走動可以及時對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作出回應。訪客、文書工作、電話等等都是讓校長留在辦公桌之後的有力藉口,但是事實上走出辦公室可以解決的問題常常更多,許多問題是在學生餐廳、教室或是走廊上解決的。帶著副校長一同巡視校園也是個不錯的作法。而多在校園中走走不但有益於學校運作,對校長本身的健康也有幫助。學生(包括老師)的鼻子都很靈光,他們可以嗅到校長出巡的味道,因此在教學、學習與行為上都會以較高的標準要求自己。高曝光率同時也是一種關心以及感興趣的表現。

信任第一!
成功校長的特質第二常被提及者就是可信賴性以及誠信,一位校長必須以誠實為最高道德標準以獲得學生與教職員的信賴。他必須能夠誠實面對同事與學生及家長,並且瞭解自己該做什麼。可靠與誠信需要長期的累積,更重要的是,人無信不立,可信賴性既是成功領導的先決條件,也是結果。校長應該成為學生的校園生活中,最穩定的組成元素。
一個不被信任的校長,不管他多麼認真,不管他的能見度多高,不管他多有遠見,都無法使學校順利運作。別人對我言行舉止的解讀取決於他們對我的印象,因此可靠與誠信將使他人樂於跟隨與服從,進而發展出正確的伙伴關係。


10個特質:
1、學校有既定目標,並有計劃實現這一目標。
2、對學生、職員工和家長,有明確的既定目標和期望。
3、可見-離開辦公室,在學校各處都看得到。
4、跟學生和職員工一起是值得信賴和坦誠的。
5、就其他人來說幫助開展領導力技能。
6、開展優秀的師資,能修習好的教學實習。
7、表明他或她不是單獨負責,還涉及到其他人。
8、有幽默感。
9、是學生和職員工他們的角色典範。
10、對教職員工和學生提議做富有意義的善行和榮譽。

文章網址:http://www.educationworld.com/a_admin/admin/admin190.shtml
提供大家參考閱讀!


心得分享:
「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」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,然而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「人和」即是「人際關係」,其影響關鍵在於個人之人格特質。一個受人歡迎,讓人願意親近的人,大半具有以下幾個特質:親切友善、真誠實在、正向開朗、熱誠關懷、幽默尊重、接納信任、責任與行動及虛心學習(張德聰,2007)。這些特質就是所謂的EQ。
高曼(Daniel Goleman)曾經指出:一個人在工作上能否成功與其EQ之高低最有關係。而EQ即是「自處」和「處人」兩項能力。「自處」就是個人的情緒智慧,它決定我們如何自我調適。包括「自我察覺」(Self-awareness)、「自我調適」(Self-regulation)、及「自我激勵」(Self-motivation)三種能力(李瑞玲,1998)。「處人」就是社交情緒智慧,它決定我們如何處理「人際關係」,讓我們妥善因應組織中各種暗流,進而達成個人及組織的目標。包括「同理心」(Empathy)、「社交技巧」(Social skills)兩種能力(李瑞玲,1998)。
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,對學校負成敗之責。為了達成學校目標,他必須要求教師們共同努力,完成使命。而在要求和管理的過程當中,如果校長的EQ不夠好,應用的方法不當,使用的語言尖酸刻薄,可能就會影響他的人際關係和領導績效(王淑俐,2004)。因此,在校務領導中,校長的人際關係顯得異常重要。
校長要帶好一所學校,除了自身行為須能為大眾的表率之外,溝通、領導和決策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。而如何讓溝通有效、領導有方、決策果斷,人際關係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人際關係也可以說是做人、處事的方法和態度,若能待人真誠,經常面帶微笑,聆聽教師的心聲,讓他們感受到被重視,並時時鼓勵與肯定他們的努力,少用負面的批評和責備,謙遜待人,處事圓融,我想校長在學校的人際關係不好也難。
除此之外,校長與老師們的互動也要頻繁,多關心老師們的生活,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,讓大家能感受到這個學校大家庭的溫暖,願意為學校無怨無悔的付出。降低校長與老師之間的管理和被管理者的被動氛圍之後,遇事只享權利而不願負責任的心態就能降低,大家都把學校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做,如此,學校各項工作的推動就會更加順利,校務便能蒸蒸日上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